慕尼黑安全会议将自己标榜为辩论国际安全面临的最紧迫挑战的杰出论坛,是各国领导人直面当今世界残酷真相的时刻。然而,在去年的慕尼黑,一种不现实的感觉弥漫着。这次会议就在普京入侵乌克兰的前几天举行。俄罗斯军队已经在该国边境集结,但一些最高级别的外交圈子里的人似乎不相信他会兑现他的威胁。他们说服自己,克里姆林宫仍然可以被说服,让总统弗拉基米尔·泽伦斯基(Volodymir Zelensky)提醒人们警惕绥靖主义的幽灵,并提醒人们需要吸取可怕的历史教训。
一年后,包括里什·苏纳克、乌苏拉·冯·德莱恩和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内的世界领导人将返回慕尼黑。但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的一年里,西方真正学到了什么?当然,我们有理由满怀希望。事实证明,普京并不是许多人曾经认为的战略家。北约(Nato)已表明,自己远远不只是冷战的遗迹。德国开始断断续续地承担起作为欧洲主要国家之一的责任。
但我们仍在为自苏联解体以来盛行的一种态度付出代价,这种态度认为西方军队可以被削减而不会产生任何后果,国防预算将被转移到福利支出上。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编队规模如此之小,以至于英国现在发现自己无法在不损害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满足泽伦斯基总统的飞机要求。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本周发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警告:西方国家正在耗尽弹药,乌克兰的消耗超过了我们的生产能力。我们将不得不等到下个月的预算,才能知道英国武装部队是否会得到本·华莱士认为他们需要的额外资金。
与此同时,似乎很少有西方领导人愿意做出必要的艰难决定,以提高本国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在英国,这在能源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政府救助了消费者和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他们免受更高账单的影响,但在改善国内能源生产方面收效甚微,尤其是天然气生产。这个国家很幸运地避免了今年冬天大范围的停电。
西方已经在适应俄罗斯入侵带来的新世界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现在不是拍马屁的时候。普京正在为一场长期战争做准备,他集结了更多的军队和物资,并将他的经济置于战争状态。这场危机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