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警告称,食用肉类引起的大肠杆菌可能会导致尿路感染,人们在处理和准备食物时应格外小心。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约有1 / 14的尿路感染可能是由肉类中的细菌引发的,这些细菌在进入尿道之前可以生活在肠道中。
研究人员从亚利桑那州的医院收集了大肠杆菌感染样本,发现约8%是食源性动物菌株,如在鸡肉、火鸡和猪肉中发现的菌株。
大约85%的尿路感染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研究表明,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由肉类消费引起的。
虽然人们知道吃生肉或不小心摄入细菌会导致胃部不适,但不知道这些细菌会留在肠道中,并在以后引起问题。
专家警告说,如果人们在接触肉类后没有正确洗手,也可能会意外传播这种细菌。
“特别是家禽”
乔治华盛顿大学环境与职业健康教授兰斯·普莱斯说:“就个人而言,我想说的是,任何已经容易感染尿路感染的人在处理生肉时都应该格外小心,尤其是家禽。”
“如果人们处理生肉产品时没有充分清洗——这很困难——那么大肠杆菌可能会直接进入泌尿生殖道。”
一些大肠杆菌通常存在于人类肠道中,通常是无害的,但有时会转移到尿道,导致疼痛的膀胱感染。
一些尿路感染还会导致更严重的肾脏感染;症状包括发烧、发冷、背痛、恶心或呕吐以及危及生命的血液感染。
也有新出现的证据表明,尿路感染可能会导致暂时的混乱,并且可能是老年人摔倒的一个重要原因。
女性患病的风险更大,因为她们的盆腔结构使得细菌被排出体外后更容易进入尿道。
“人体暴露工具”
研究人员在《One Health》杂志上写道:“肉类可能是人类接触食用动物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的重要载体。
“在我们的人群中,大约8%的临床分离大肠杆菌似乎是食源性人畜共患病菌株。”
专家们表示,为动物接种六种最危险的大肠杆菌菌株疫苗将是确保它们不会进入食品供应的一种方法。
普莱斯教授补充说:“在人口规模上,食用动物生产商可以研究如何通过疫苗接种计划从他们的动物中消除最危险的大肠杆菌菌株。”
“这将是生产者和公共卫生的双赢,因为一些对人类构成最大威胁的菌株也会对动物造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