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棕枝主日(4月2日)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细节,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们会带着小棍子和绳子去教堂,当牧师们唱着耶稣受难(他的痛苦和死亡)的故事时,把它们做成十字架。
这些小十字架被带回家,用现代学者的话说,被认为具有驱邪的力量。在19世纪80年代之前,这个词在英语中并不为人所知,它的意思仅仅是“驱除邪恶”。
我不确定这个概念在基督教背景下是否有用。拿圣水。在洗礼仪式中,人们相信水可以使受洗者重生,成为上帝的孩子。在一个婴儿的情况下,教父母被问到:“你是否,以这个孩子的名义,放弃魔鬼和他的一切工作?”它是指受洗,祝福或圣水,作为一个虔诚的援助,是部署;据说魔鬼会逃离这里。这是辟邪吗?
不管怎样,棕枝主日十字架的美德源于它们是在那天唱福音时形成的。教堂里的大十字架在整个四旬斋期间都是蒙着面纱的,但在棕枝主日的弥撒期间,它会被揭开并受到尊敬。在叙述者耶稣和群众的部分,三位神职人员唱《耶稣受难记》,甚至可能是在圣座的阁楼上唱的,十字架下面宽阔的横梁高出中殿。
棕枝主日对中世纪的教区居民来说似乎是愉快的。在英格兰,它被全国占主导地位的萨勒姆仪式加强了——来自索尔兹伯里大教堂的服务规则。围绕着教堂墓地的仪式游行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诺福克的沃波尔圣彼得,当教堂延伸到神圣土地的边界时,在延伸的地方修建了一条隧道,以便教堂墓地的游行可以继续。
在萨勒姆仪式的游行,在纪念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开始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代表群众;另一个代表耶稣和门徒。后者的队伍携带着圣徒的遗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圣体,在仪式的华盖下。虽然棕枝主日的仪式可能涉及一种戏剧性的设定(例如,人们打扮成旧约先知,就像在推理剧中一样),但这种圣礼的表现更多地依赖于信仰:圣物代表着被认为在天堂的圣徒,而圣礼被认为是耶稣真的,身体在场。
棕枝主日的游行是圣体基督节游行的模型,圣体基督节是纪念13世纪引入的圣餐的盛宴。改革家们在39条的第25条中宣布:“圣礼不是基督所立的,不是供人瞻望或随身携带的。”
在棕枝主日,两支队伍在第一个“车站”会合,在一些教堂(如白金汉郡的Hillesden),以一个永久的石头十字架为标志。1980年,奈杰尔·戴维森(1929-2009)发表了一篇有趣的论文,研究了游行队伍围绕索尔兹伯里大教堂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的问题。他的结论是,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对于带着紫杉树、白杨或柳树做的“手掌”的教民来说,最难忘的应该是春天的户外游行(也许会下雨),唱诗班的男孩在高塔或高高的刑台上唱着歌洛丽亚,劳斯和荣誉:“所有的荣耀、赞美和荣誉/归于你,救赎主,国王/孩子们的嘴唇都向你/发出甜美的和撒那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