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银河系中已经发现了数千颗行星,但大多数都位于距离地球不到几千光年的地方。然而,我们的银河系直径超过10万光年,这使得研究银河系行星的分布变得困难。但现在,一个研究小组找到了一种克服这一障碍的方法。
由大阪大学和美国宇航局领导的研究人员结合观测和建模来确定行星托管概率如何随着距离银河系中心的距离而变化。
这些观测是基于一种被称为引力微透镜的现象,在这种现象中,行星等物体就像透镜一样,弯曲和放大来自遥远恒星的光。
这种效应可以用来探测整个银河系中类似木星和海王星的冷行星,从星系盘到星系隆起(银河系的中心区域)。
“引力微透镜目前提供了研究银河系中行星分布的唯一方法,”该研究的合著者铃木大佑(Daisuke Suzuki)说。“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甚少,主要是因为很难测量距离太阳超过1万光年的行星的距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转而考虑了一个量的分布,这个量描述了行星微透镜中透镜和远处光源的相对运动。通过比较在微透镜事件中观测到的分布与银河系模型预测的分布,研究小组可以推断出行星在银河系的分布。
结果表明,行星分布与星系中心的距离关系不大。
相反,远离恒星的冷行星似乎普遍存在于银河系中。这包括银河系凸起,它与太阳周围的环境非常不同,而且长期以来一直不确定行星的存在。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Naoki Koshimoto解释说:“凸起区域的恒星年龄更大,彼此之间的距离比太阳附近的恒星更近。”该研究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我们发现行星存在于这两种恒星环境中,这可能会导致人们更好地了解行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银河系中行星形成的历史。”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下一步应该是将这些结果与微透镜视差或透镜亮度的测量结果结合起来,这是与行星微透镜有关的另外两个重要量。
资料来源:大阪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