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闲了棍子,惯了孩子”这句谚语一直被认为是不恰当的,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严苛的教养方式确实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剑桥大学发现,对青少年进行体罚,经常对他们大喊大叫或孤立他们,会使他们患上长期精神健康问题的风险增加近50%。
研究人员对7500多名年龄在3岁、5岁和9岁的爱尔兰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记录,寻找焦虑、社交退缩、冲动、攻击性和多动症的迹象。
他们发现,精神问题的迹象在三岁时接触“敌对父母”的孩子中更常见。
研究显示,到9岁时,十分之一的儿童处于精神健康问题的高风险类别,那些经历过严厉教育的儿童,陷入这一群体的可能性增加了47%。
严厉的纪律很难证明'
UCD教育学院副教授詹妮弗·西蒙兹说:“我们不是在建议父母不应该为孩子的行为设置严格的界限,但考虑到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频繁的严厉管教很难证明是合理的。”
“事实上,十分之一的儿童属于精神健康问题的高风险类别,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我们应该意识到父母在这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
“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尽一切可能确保父母得到支持,给孩子一个温暖和积极的成长环境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更广泛的环境使这些孩子面临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风险时。”
“在家里避免敌对的情绪氛围不一定能防止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发生,但可能会有所帮助。”
在这项研究中,根据父母对三种类型的倾向程度对他们进行了分析:温暖式教育(支持并关注孩子的需求);一致性(设定明确的期望和规则);和敌意。
敌意教育被定义为频繁的身体或心理上的严厉对待和管教。
例如,它可能包括经常对孩子大喊大叫,常规的体罚,当孩子表现不佳时孤立他们,损害他们的自尊,或者根据父母的情绪不可预知地惩罚孩子。
为了揭示父母的教养方式,研究人员问了一些问题,比如“你多久会告诉这个孩子他/她不如别人?”,以及“你多久会无缘无故地拥抱/亲吻孩子?”。
研究人员指出,父母教养并不完全决定心理健康,性别、身体健康、家庭收入和环境等其他因素也会发挥作用。
女孩比男孩更有可能属于高风险类别;单亲家庭的孩子患高危疾病的可能性要高出40%,而家境较富裕的孩子在儿童中期出现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症状的可能性较小。
心理健康不佳的迹象
但他们表示,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和教师应该意识到,如果孩子表现出心理健康不佳的迹象,父母的养育方式会对孩子产生潜在的影响。
研究作者、剑桥大学博士生扬尼斯·卡桑托尼斯说,研究结果强调了早期干预和支持有心理健康问题风险的儿童的重要性,这应该包括为新父母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指导和培训。
他说:“适当的支持可以很简单,比如向新父母提供清晰、最新的信息,告诉他们如何在不同情况下最好地管理孩子的行为。”
“很明显,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加剧心理健康风险。我们可以很容易地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项研究发表在《流行病学与精神科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