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正文

当选市长布兰登·约翰逊将在谁将领导芝加哥警方的关键决定上穿针引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5-02-24 23:58  浏览次数:3

在最终成功竞选芝加哥市长的过程中,候任市长布兰登·约翰逊(Brandon Johnson)反复强调了他希望芝加哥下一任警察局长具备的四个“c”:能力(competence)、合作(collaboration)、同情心(compassion)和芝加哥关系(Chicago relations)。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警察士气低落,军衔下降,流行病引发的暴力事件激增才刚刚开始放缓,而且芝加哥警察局仍处于复杂的联邦同意法令之下。

所有这些都是在即将上任的市长的背景下发生的,他在竞选期间努力克服他支持减少警察局资金的声明,而他的对手保罗·瓦拉斯(Paul Vallas)得到了该市最大的警察工会和许多警察局员工的支持。

即使约翰逊成为市长,他也无法直接控制新警监的遴选过程:根据市政法规,由平民领导的公共安全和问责社区委员会(Community Commission for Public Safety and Accountability)负责寻找和选择候选人名单。

在上个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委员会成员明确表示,他们希望与前任市长所引导或回避的过去的搜查划清界限。该组织必须在7月中旬之前向约翰逊提交三名候选人,约翰逊将于5月中旬上任。他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也可以拒绝所有三个,重新开始寻找过程。

虽然他没有透露潜在的人选,但约翰逊说他想要一个了解城市动态并得到普通军官信任的人。

在4月5日接受《论坛报》采访时,约翰逊表示,他已“准备好与CCPSA主席安东尼·德赖弗(Anthony Driver)进行对话”,并强调他希望社区参与评选。

他说:“当然,我希望确保执法部门、信仰团体、商界和受暴力影响的人们都能参与进来,这样就可以真正讨论谁能帮助领导和制定一个我们实际上可以支持的公共安全计划。”

德赖弗说,该委员会将于周二举行选举以来的第一次会议,将在全市举行几次论坛,征求居民对芝加哥警察局下一任领导人的反馈意见。该委员会上周开放了该职位的申请,“我们将进入每个社区,与前线人员交谈,听取他们的反馈,并与普通官员交谈。”

德赖弗说,在这个过程的“前沿”,是普通芝加哥人想要的。“成立这个委员会是为了将社区的声音注入公共安全领域。”

Community Commission for Public Safety and Accountability President Anthony Driver speaks at a board meeting at Kennedy King College in Chicago’s Englewood neighborhood, Oct. 27, 2022.

然而,随着委员会的搜查力度加大,约翰逊、伊利诺伊州总检察长夸梅·拉乌尔以及几位现任和前任警察官员都表示,他们更希望下一任局长来自芝加哥警察局内部。

该委员会是否会收到大量申请来管理美国最大的警察部门之一,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根据负责前几次局长招聘的纽约市警察委员会(police Board)的数据,2011年该职位空缺时,有44人申请,2016年有39人,2020年有25人。

在最近的历史上,很少有市长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但约翰逊是第一个在上任之前表示支持撤除资金运动的原则的市长,导致该市最大的警察工会现任负责人预测,在约翰逊5月上任后,该部门将出现大量流失和“街头流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大规模辞职。

在竞选期间,约翰逊承诺迅速提升200名警官到侦探局。约翰逊认为,这些晋升将减轻负责调查谋杀、非致命枪击和其他暴力犯罪的警察的负担,从而有助于提高警察局的破案率。

但除了承诺提升警探之外,约翰逊并没有提议提升警局本身的级别,在4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没有说他是否会接受重新聘用离开芝加哥警署的警官的呼吁。

相反,他的公共安全计划呼吁对非警察反应进行投资,并解决“暴力的根源”。这些优先事项包括:派遣临床医生应对心理健康紧急呼叫,派遣文职人员解决住房和其他非暴力和公共卫生相关问题,同时增加在暴力干预、青年就业和其他社会服务方面的支出。

A Chicago Police Department detective attends a police graduation ceremony at Navy Pier, March 7, 2023.

“你想让你的罪行被解决,还是你的罪行被阻止?”他在3月的一次辩论中问道。

在竞选的最后几周,约翰逊收回了他之前对“撤资”运动的支持,并承诺不会“减少一分钱的CPD预算”。他认为他可以确保1.5亿美元的预算在CPD的“效率”上,他发誓要再投资,用于额外的培训和同意法令的遵守。

拟议的削减措施包括:解雇与“誓言守护者”(Oath Keepers)和“骄傲男孩”(Proud Boys)等极右翼或白人至上主义组织有关联的官员;公共关系、平面设计、特别项目及摄影方面多余的非士官监督或行政职务;终止与ShotSpotter每年900万美元的合同,并删除警局的帮派数据库;关闭芝加哥警局在霍曼广场的设施。

警察高管研究论坛(Police Executive Research Forum)主任查克·韦克斯勒(Chuck Wexler)说:“下一任警长需要做出巨大的平衡。”警察高管研究论坛是一家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警察智库,曾帮助芝加哥物色高管。“你有一个部门,失去警员的速度比招人的速度还快。你有一个永久的暴力犯罪问题-夏天即将到来,传统上,三月之后,你会看到暴力犯罪,枪击和杀人事件显著增加。而且新市长即将上任。”

韦克斯勒补充说,不那么重要的是,下一任局长是否来自该部门内部。

“你需要外部或内部人员的想法应该放在一边,你应该说,‘谁将是带领芝加哥和芝加哥警察局更上一层楼的人?’”韦克斯勒说。

约翰逊的校长人选也需要芝加哥市议会的批准。“肾上腺脑白质退化症”。现年41岁的安东尼·纳波利塔诺(Anthony Napolitano)曾是一名警察和消防员,他的病房里有许多急救人员。

他说:“警察们已经知道,警监要听命于市长,(咒骂语)要下坡。”“这里的动态是,芝加哥市长要找到一位受到警局尊敬、认可或尊重的警监,这样当(咒骂语)出现问题时,警察们就会轻松一些。”

外人“不知道你被打、被枪击的街道。然后他们来给你穿上制服,”纳波利塔诺说。纳波利塔诺说,当该市最后一任永久警监大卫·布朗(David Brown)上任时,“他甚至不知道芝加哥的一些热点在哪里,在那里你流血、流汗、哭泣,因为你看着一个生命被夺走,你没有得到他们的尊重。”

布朗于2020年4月被选为该职位,当时新冠疫情正在蔓延。事实上,布朗的介绍性新闻发布会是在芝加哥警察局宣布一名感染病毒的警官死亡的几个小时后举行的。

莱特富特之所以选择布朗,是因为他过去曾努力实施社区警务倡议,提高透明度、问责制和对警察的培训。布朗是一个局外人,曾管理过达拉斯警察局3500名宣誓就职的警察。

但在他掌舵的三年里,布朗因处理2020年夏天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明尼苏达州一名警察谋杀后的大规模骚乱和抢劫而受到批评。

与此同时,暴力犯罪——谋杀、非致命枪击和劫车——急剧上升,并仍保持在比疫情爆发前更高的水平。2022年,该市的暴力事件总数继续超过疫情前,记录了700多起谋杀案和2100多起非致命枪击事件。

在约翰逊和保罗·瓦拉斯进入决选的第二天,布朗宣布辞去局长一职。从那以后,他的第一任副手埃里克·卡特(Eric Carter)一直领导着芝加哥警察局。在布朗离职前几周,芝加哥警局的探长布兰登·迪尼汉(Brendan Deenihan)宣布他将离开警局。迪尼汉是警局指挥人员中少数受到普通警官广泛尊重的成员之一。

但最近有迹象表明,高级警察的出身并不会自动带来成功。布朗最近的两位全职前任——曾在纽约市警察局任职并领导纽瓦克警察局的局外人加里·麦卡锡,以及芝加哥警局的资深警官埃迪·约翰逊——都在争议中被解雇。

2015年11月,在麦当劳枪击案视频曝光后,时任市长拉姆·伊曼纽尔将麦卡锡赶下台。莱特富特于2019年12月解雇了约翰逊,就在他计划退休的前几周,因为她说约翰逊在布里奇波特家附近酒后驾车的尴尬事件上对她撒了谎。

安东尼·里奇奥是约翰逊手下的第一副警长。里奇奥是芝加哥的一名职业警察,在升任警察局二把手之前,他曾担任过暴力犯罪侦探和地区指挥官等职务。也许不出所料,他属于认为芝加哥警署的下一任领导人应该对芝加哥和警局非常熟悉的阵营。

里奇奥说,布朗在担任警司期间提拔警员过快。里奇奥说,这些快速晋升使得新的CPD主管没有时间发展关键的领导技能,也没有时间赢得普通警官的信任。

里奇奥说:“他们认为你是一个政治任命者或有影响力的人,他们并不真正尊重你。”“这是现在很多人的问题。”

尽管布朗做出了相反的保证,但他还是恢复了2019年底在临时警司查理·贝克(Charlie Beck)领导下解散的CPD备受争议的绩效晋升制度。这种绩效制度始于上世纪90年代,目的是使该部门的管理阶层多样化,但它很快就演变成一种工具,让受影响的官员——主要是白人男性——在该部门晋升。

里奇奥说,由于高层管理人员相对较新,候任市长约翰逊明智的做法是考虑几名近年退休的指挥人员,尽管他坚称自己不想要这份工作。然而,他表示,如果被要求,他愿意以临时身份担任校长。

里奇奥说:“事实上,我认为退役的替补阵容相当强大。”

一些可能的局长职位申请人包括欧内斯特·卡托三世(Ernest Cato III),他是芝加哥警察局反恐部门的前负责人,曾担任第四区副局长,该区域覆盖了约翰逊在奥斯汀的家。卡托是2020年局长职位的最终候选人,去年9月他突然从该部门辞职。

安吉尔·诺瓦雷兹,芝加哥警察局宪法治安和改革办公室主任,是另一个可能的人选,还有退休的巡逻局长弗雷德·沃勒,反恐局长拉里·斯奈林,内务部局长尤兰达·塔利和芝加哥警察局宪法治安和改革办公室执行主任蒂娜·斯卡希尔。

无论约翰逊选择谁担任这一职位,下一任局长都必须在芝加哥警察局联邦同意法令的授权范围内工作——这是一项由法院强制执行的一系列改革,源于2014年拉泉·麦克唐纳(Laquan McDonald)的致命枪击事件,以及随后美国司法部(U.S. Department of Justice)对芝加哥警察局的调查。

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警察问责专家克雷格·福特曼(Craig Futterman)说:“芝加哥警察局最需要的是一位有勇气和远见的警监。”

福特曼补充说,自2019年1月同意令获得批准以来,CPD在很大程度上对其要求采取了“打勾”的方式。他说,下一任警长必须毫不含糊地承诺遵守改革,并且不害怕挑战警察对变革的历史抵制。

福特曼说,那些对接受芝加哥警察改革努力犹豫不决的资深警官的离职,可能是确保该部门文化持久转变的必要条件。

“下一任校长也必须有同样的勇气和毅力来划定这条强硬的界线,”福特曼说。“你不是那个项目的?”你没有参与我们需要做出的改变让芝加哥人民更安全吗?总算解脱了,我们不需要你了。你这是帮倒忙。”

由20名城市领导人、利益相关者和活动人士组成的武力使用工作组(Use of Force Working Group)在2020年夏天的骚乱之后召开会议,并于3月发布了一份措辞严厉的报告,得出结论称,CPD的培训政策和程序仍然强化了同意令旨在平息的许多观点。

“芝加哥警察的培训强化了一种‘我们对抗他们’的文化,使警察与社区成员对立,并教导警察害怕芝加哥人民——把除警察以外的所有人都视为潜在威胁,”报告写道。“CPD的培训不是挑战CPD否认警察滥用职权的文化,而是教会警员如何为不必要的警察暴力辩护甚至掩盖。”

由前联邦检察官玛吉·希基(Maggie Hickey)领导的独立监督小组负责对CPD遵守同意令的情况进行评级。该小组去年12月说,CPD在一定程度上遵守了该命令的78%的要求。然而,大多数遵守被归类为“初步的”,这意味着CPD只是最后确定了一项政策来解决特定的任务。该部门只“完全遵守”了5%的同意令要求。

监测小组还发现,芝加哥警署在几个关键领域出现了倒退,比如没有为评估和监测警察用枪指着平民事件的办公室配备充足的人员。

2022年9月,布朗解雇了芝加哥警察局宪法警务和改革办公室主任罗伯特·博伊克(Robert Boik),原因是博伊克抗议布朗将几十名警官从改革办公室调回巡逻局的计划。

博伊克说:“在内部建立士气确实是下一任校长的主要目标之一。”

博伊克说:“不管他们是谁,那个主管真的需要能够走进门来,并且在普通员工中有信誉。”“同意令考虑的是文化变革,其中很多可以自上而下推动,但真正的文化变革必须自下而上。因此,下一任局长必须能够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任,因为该部门正在进行必要的结构性改革,这是根据同意法令考虑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CPD主管表示,无论下一任领导该部门的人是谁,都将立即需要普通员工的尊重,以培养一种稳定感,这位主管说,这是布朗领导下所缺乏的。

“这是一个半军事组织,”主管说。“你需要那种常规和稳定,而现在,我们什么都没有。”

代表普通警官、侦探和退休人员的警察兄弟会(Fraternal Order of Police)在市长选举中支持瓦拉斯。当地工会主席约翰·卡坦扎拉(John Catanzara)上个月告诉《纽约时报》,他预计如果约翰逊当选,至少会有800名警察辞职。

几名警官告诉《论坛报》,他们认为卡坦扎拉对瓦拉斯的支持是这位前CPS首席执行官在市长决选中失败的原因之一。

“说实话,我认为Catanzara可能有一些责任,”一名未被授权向媒体发表讲话的官员在约翰逊被宣布获胜后说。他不断的失误为进步主义者提供了口实。他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卡坦扎拉是莱特富特的定期陪练,今年3月再次当选工会主席,任期三年。

芝加哥警局大约有1500名警员空缺。上个月,该部门宣布创建两个项目,旨在吸引近年来辞职的警察回来,并吸引其他城市的警察。

在芝加哥消防局最近发生的两起死亡事件的新闻发布会上,莱特福特被问及她会给约翰逊在这些时刻的领导能力提出什么建议。她劝他说:“要谦虚。便应当心存感激。我们的急救人员真的献出了生命。有很多关于第一反应者的言论,特别是在警察方面。”

“当人们认为他们的领导不会支持他们时,很难激励他们,这是绝对必要的。这就是我去点名的原因,”她说。“这就是我伸出援手的原因,我们可能不会在每个问题上都意见一致,但我每天都感谢上帝,感谢那些急救人员、消防员、警察、911接线员和调度员。他们经历的创伤是我们任何人一辈子都不会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