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议会通过的《2021年野生动物(保护)修正案》被搁置了很长时间,但即使在通过之后,也存在一些重要的问题和保留意见。在人民院(Lok Sabha)通过该法案4个月后,联邦院(Rajya Sabha)批准了该法案。新法案修订了1972年的《野生动物保护法》(WLPA),旨在加强对野生动物物种的保护,并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一些关键条款,印度是该公约的签署国。印度环境部长布彭德拉·亚达夫在众议院指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应用之前存在一些空白,现在这些空白将被填补。据称,新的法律将使规则的执行更加容易,并将授权该中心管制或禁止外来入侵物种的贸易、拥有或扩散。
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更好地解决。由前环境部长Jairam Ramesh领导的议会常务委员会研究了该法案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一个与大象有关。自2003年以来,该法律禁止转让和运输圈养的野生动物,包括大象。但2021年的修正案提出了一个例外,允许拥有所有权证书的人转让或运输任何活大象。这理所当然地招致了许多批评。在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和委员会的压力下,政府修改了例外规定,允许“出于宗教或任何其他目的转移或运输捕获的大象……”“任何其他目的”含糊不清,没有明确的限制。它肯定会被滥用,并将导致对大象的折磨和虐待,以及强迫它们劳动,特别是在卡纳塔克邦和喀拉拉邦等南部邦。应该重新审查这一规定,使其对大象友好。
另一个有争议的条款是保留中心宣布物种为“害虫”的权力。1972年的《法令》已将一些物种确定为传播疾病或破坏作物的害虫,使它们没有资格根据《法令》得到保护。直到1991年,这些决定都是由各邦政府做出的,但后来中央被授权了,表面上是为了避免过度使用。但各邦抱怨称,中央政府正利用该法案发布全面命令,宣布该物种为邦一级的害虫。这已经成为中央各邦的问题。该中心在比哈尔邦宣布nilgais为害虫,在西姆拉邦宣布猴子为害虫,拒绝在喀拉拉邦宣布野猪为害虫,这些都引起了争议和批评。还有其他有争议的问题。它们需要进一步的辩论和审查。